首页 > 相关新闻
告别2020 中国食品行业10大热词

大约没有哪一年像今年这样,太多人对它的期许是重启。2020年即将画上句号。在2019年的此时,没有人会想到我们会经历这样的2020——混沌开局,变化万千,生活归于寻常,却又似乎不同往昔。也许日后当人们回想2020年的时候,口罩、健康码、网课、隔离都会成为热词,脱贫、揽月也会成为令人难忘的时代记忆。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在疫情大考下,作为与民生保障息息相关的食品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增长8.9%,食品制造业增长6.0%,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5.6%,成为我国工业在突变环境中持续发展的“稳定器”。而对于食品行业,2020也有独属于自己的热词。

  2020其实无须重启。回顾2020年,艰难,却并不乏机遇;展望2021年,变数仍在。关于食业的未来,或许可以从2020年的行业发展热词中窥探一二。

       1.脱贫攻坚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招,食品产业能够与贫困群众利益紧密联结,发展食品产业是“精准扶贫”的直接手段。近年来,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社会影响广泛、联结带动强劲的龙头食品企业主动参与脱贫攻坚,以“输血”与“造血”并重的持续机制,以经济扶贫与产业扶贫并行,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作出应有的贡献,为贫困地区建设立得住、见长效、可持续的造福工程。众多食品企业坚持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汇聚食品产业更多有效力量与贫困群众利益紧密联结,形成良性互动。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但贫困县全部宣布摘帽,并不意味着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全面完成,食品产业仍应肩负责任,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2.稳产保供

  1月2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过视频会议启动“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系列行动。食品是抗疫期间的重要生活物资,食品企业是抗疫物资保障的主力军。面对疫情,食品行业企业勇于担当、克服生产、物流等重重困难,稳定生产,持续向疫情防控一线捐款捐物。多家企业负责人向全国消费者做出庄严承诺,疫情防控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价格不涨、质量不降、供应不断,众志成城,同全国人民一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多家食品企业共同发出“三保”倡议。而对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全国各地、各企业众志成城保障供应,做到湖北生活物资供应储备充足。对百姓而言 “碗里有肉”,百姓就会有更强幸福感,也表明稳产保供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国家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生产供应的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受非洲猪瘟影响一年多的猪肉市场,截至11月底,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均已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0%以上。

  3.全面禁“野”

  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决定》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情况作出了相应规定,做好了与畜牧法、渔业法等法律的有效衔接,很多地方对养野生动物退出设计路径,且为养殖户退出制定了较高补偿标准,避免了“一刀切”情况的发生。在全面禁“野”的背景下,养殖野生动物退出有了可行路径,让产业转型减少了阻力,为贫困户如期顺利脱贫、为边缘户纾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而在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的《关于依法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犯罪的指导意见》公布,提出依法严厉打击以食用或者其他目的非法购买野生动物的犯罪行为,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

  4.公筷公勺

  一顿饭感染一桌人,一场酒席连累一群人。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多地出现因聚餐、聚会而导致集聚性感染新冠肺炎事件,也让公卫专家对“中式合餐”(也叫共食)这一传统饮食习俗投去了空前关注的目光。分餐制被反复提及,公筷公勺成为全国各地政府的普遍倡议。6月21日,《餐饮分餐制服务指南》(GB/T 39002-2020)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对分餐制服务的主要方式等内容进行了规定,从行业倡议提升到标准化层次,通过标准的规范引领、标准实施的示范带动,推动餐饮分餐制的实施,促进分餐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使餐饮分餐成为日常用餐方式。尽管全部推行尚存在困难,但只要安全、文明的就餐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使用公筷公勺的行为习惯,“改不掉”的分餐之虑并非难以破题。

  5.直播带货

  脱贫攻坚战突遇疫情阻击战,脱贫面临艰巨挑战,也催生了新的动能。县长直播间“带货”、农民变“网红”、电商平台打通数字供应链……贫困地区农产品销量不断攀升,扶贫产业复工复产火热,贫困户干劲十足。“没为湖北拼过命,但为湖北拼过单。”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多个电商平台开设专区促进湖北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全国人民帮扶湖北热情高涨。武汉的小龙虾,秭归的脐橙、羊肚菌,五峰的土鸡蛋,鹤峰的腊肉……通过直播带货“飞入寻常百姓家”。除了湖北,全国各地的第一书记、农民也化身“网红”,“主播”崛起成为脱贫致富的生力军。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食品产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提供载体,数字技术力量正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能,在食品行业复工复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不但激活了食品企业的数字化改革需求,也为食品产业的数字化创新带来新机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汇聚全国消费巨大合力。

  6.粮食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扩散让一些国家对大米出口实施了临时性禁止措施,也让我国粮食供应是否充足成为热门话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而国家统计局12月10日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实现“十七连丰”。在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等冲击下,今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且产量创历史新高,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国内粮食市场保持了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运行平稳的良好态势。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重要部署,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作为明年的重点任务之一,为保障粮食安全,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指明了着力方向。12月28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7.生鲜电商

  疫情以来,线上买菜成为不少家庭的新选择。面对火热需求,生鲜电商纷纷开足马力,加大商品供给,让居民的“菜篮子”更稳当,一些生鲜电商平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立“无接触配送存放点”,确保重点地区“菜篮子”有效供给。很多掌握家中“菜篮子”的老年人,在儿女的带动下,选择将买菜从线下转到线上。生鲜食材消费频次高、需求基数大。数据显示,春节后一个月时间内,每日优鲜平台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倍多;美团买菜、京东生鲜等生鲜平台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城市销售量均明显上涨,其中蔬菜、粮油副食、水果、肉禽蛋、海鲜水产等品类需求量较大,日均销量占比超过60%。随着发展,社区团购成为生鲜电商最热门的投资赛道。12月2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召开规范社区团购秩序行政指导会,明确互联网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九不得”,对整个社区团购行业避免恶性竞争、引领行业良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8.冷链食品

  从三文鱼案板、厄瓜多尔白虾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开始,山东、陕西、河南、湖北、福建、甘肃等省先后报告冷链食品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涉及的冷链食品包括冻鱼、冻虾、冻牛肉、冻猪肉等,冷链食品安全受到严峻考验。随即《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出台,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上线运行,接入的9个省市冷链食品首站进口量占全国90%以上,基本实现从海关入关到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的全链条信息化追溯。12月25日,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上线冷链食品追溯服务专区,接入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冷链追溯平台。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控制的前提下,严格预防疫情再次来袭,堵好漏洞是最关键的做法,从“防人”到“人物同防”,再次提醒全社会在防控常态化上须有打持久战的准备,杜绝侥幸心理,切勿放过任何一个环节的风险点。

  9.反对浪费

  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中烹协、中消协等单位先后发出倡议,病态大胃王吃播受到抵制,全国各地以各种形式开展“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活动。12月22日,反食品浪费法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草案对反食品浪费的原则、要求及政府部门职责等作了规定,明确反食品浪费法所称食品包括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食物,食品浪费是指对可安全食用或者饮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利用。12月24日,会议就调研报告进行了分组审议。与会人员普遍认为,食品浪费问题事关粮食安全,通过立法加强对食品浪费问题的监管,建立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长效机制很有必要。

  10.最严禁塑

  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该《意见》被业内称为“禁塑令”。11月27日,商务部发布《商务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办法(试行)》,要求外卖企业向商务主管部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情况,北京、上海、广东、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进禁塑令执行的脚步。随着禁塑令的推进,可降解塑料概念大涨,纸质产品以及秸秆产品成为一次性塑料制品的重要替代物。主流茶饮品牌店纷纷布局纸质吸管和直饮杯盖,但纸吸管的使用体验却引来消费者吐槽,纸吸管以及可降解吸管带来的成本增加也是餐饮企业面临的更大难题。